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科普首席传播专家地科院地质所苏德辰研究员和(6)

来源:云南地质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2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郭金根(1905~1971)字兴厚,双河乡荆汤村人。自幼喜爱唱戏,18岁拜张阿三为师,属“孙门”正宗嫡传,工花旦。擅长的戏有《观画》、《

郭金根(1905~1971)字兴厚,双河乡荆汤村人。自幼喜爱唱戏,18岁拜张阿三为师,属“孙门”正宗嫡传,工花旦。擅长的戏有《观画》、《绣荷包》和传统大戏《打红梅》、《荞麦记》等。郭金根演戏注重塑造人物形象,刻划人物心理,讲究表演方法。他在《绣荷包》一剧的表演中,以逼真传神的身段动作,把小家碧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,达到出神入化的迷人境地,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。郭金根艺术上从不满足,善于学人之长,补己之短,不断改进创新。他的戏德和人品也为艺人们所称道。他的业徒有几十名,有的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。1971年郭金根在家寿终。

张白燕(1955~1974)女,上海市杨浦区人。1971年夏初中毕业后,于同年11月下放到广德县独山公社杨公大队五间屋生产队落户。始务农,不久兼任生产队赤脚卫生员,热心为农民群众服务。1974年3月加入主义青年团。7月23日双抢大忙时,忽然间暴雨倾盆。白燕和社员一起奋不顾身地抢收集体稻谷,正当她担着满满一担稻谷冲入临时仓库时,库房大墙突然倒塌。她被砸在墙下,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广德县委追认她为党党员。

伍祥胜(1966~1980)花鼓乡枫塘村人。1979年考入花鼓初中就读,被选为班长。他学习刻苦努力,工作认真负责。平时关心同学,乐于助人。他家境并不富裕,常常自己忍饥挨饿,而将身上仅有的一点饭菜票借给同学,他牺牲时仅本班同学借而未还的饭票就有60多斤。他经常从家里带来工具,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修理桌凳、平整道路。 1980年6月中旬山洪暴发,紧邻学校的花鼓河水势陡涨,水深流急。19日中午祥胜和几位同学到河边洗碗,一位同学不听劝阻下水玩耍,瞬间被汹涌的河水席卷而去……伍祥胜一见不好,一边喊着“快救人啊!”一边向下游飞奔。追寻一百多米远时,他趁落水同学露出水面的一刹那,顾不得,飞身跃入急流,奋力游去。这时,那位同学正在水中拼命挣扎。当伍祥胜接近时,便死死抓住伍不放,致使年小力薄而又不谙水性的伍祥胜无法援救。倏然,又一股洪峰奔氵写而下,无情地将俩人吞没。 伍祥胜抢救同学英勇献身后,共青团广德县委授予他“模范少先队员”称号,追认他为主义青年团团员。安徽省追认其为革命烈士。

杨正宗(1899~1982)字木人,后改为默仁,清溪乡大石桥人。出身农家,小时放牛、读书、种田。 9年(1920)正宗外出求学,就读于宣城师范,曾聆听恽代英等人的教诲。因积极参加而被学校开除,后由恽代英介绍转入杭州师范插班学习。13年毕业后,回到家乡教书。次年,恽代英介绍他去江西安源煤矿职工子弟小学任教。不久因同情支持工人运动而被捕入狱,数月后获释前往武昌暂住。此间他以几个月的铁窗生活为题材写成新诗《寒囚》,在创造社《洪水》半月刊上发表。其后又有诗作被该刊选用。由此,他结识了郭沫若。15年,郭沫若(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)将他安排到总政治部驻赣办事处任宣传科长,和潘汉年一起负责《国民革命军日报》的编辑工作。未几,他又改任郭沫若的助理秘书。他办事勤勉,认真精细,多次受到郭的称赞。翌年3月下旬,郭沫若在认清了的本质后,毅然脱离了,只身陷在安庆,处境十分危险。留守南昌的杨正宗和郭失去联系后,料到情况有变,随即赶赴九江雇了一条小船顺流而下,将郭救出险境。“”南昌起义后,郭沫若随起义部队南下,杨因病重住院未能与郭同行。病愈后杨虽多方寻找,但终未能和郭取得联系,便折返家乡谋职。先后任县立初中教员、泾县秘书、第十集团军中校秘书、皖第六专员公署秘书等职。建国后,曾在广德中学、宣城师范等校任教。1954年因政治历史问题被开除公职,遣送回广德城关,依靠种菜、编篮子为生。1980年有关部门将原先对他的处理作了改正。恢复公职后不久,担任省政协委员、省文史馆员、广德中学顾问。1982年病逝。著有《花圈集》。另发表古典诗词多首,散见于省内报刊。

毕洪祥(1952~1983)乳名群子,杨杆乡倪村人。出身农家。全家10口人,生活较贫困。他7岁在生产队放牛,13岁下田干活。1970年参加兴建卢村水库,曾两次获奖。1972年冬应征入伍后,荣立三等功一次。1976年春退伍回乡务农,7月进乡办萤石矿当工人。他上班走在前,下班走在后,危险的工作抢着干。有一次在高山险段撬石块,他叫别人都走开,自己独自操作。结果塌方将他埋在土石中,身负重伤,昏迷不醒,经县医院抢救脱险。伤势稍愈,他就提前出院,重返工作岗位。 1983年6月30日午后山洪暴发,河堤溃决,水漫库堤。洪水将倪村包围,百余老小亟待营救。洪祥弃家不顾,奋力投入抢救,与洪水顽强拼搏了二三个小时,他一人就救出了40多个乡亲。当村民全部脱险时,天已擦黑,精疲力竭的毕洪祥在返回安全地带时,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深塘里传来了呼救声,他从声音里辨出遇险的是同他一道抢险的毕烈林,断定是因天黑失足跌下去的。洪祥转身跳入激流寻声泅去……,他一手划水,一手托着毕烈林向塘边高处推行。眼看就要抓住塘边的水泥电线杆了,这时又一阵恶浪袭来,毕烈林趁势抓住电线杆得救了,毕洪祥却因气力耗尽被恶浪卷走,英勇地献出了生命。 安徽省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。

文章来源:《云南地质》 网址: http://www.ynd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21/2159.html



上一篇:土木工程包括哪些学科(地质如何写毕业论文范
下一篇:没有了

云南地质投稿 | 云南地质编辑部| 云南地质版面费 | 云南地质论文发表 | 云南地质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云南地质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